回顾抗癌第一人凌志军从癌症晚期到肿瘤

年,凌志军被诊断出肺癌晚期,医生给出的建议是,“他的肿瘤已经扩散至脑部,必须积极治疗,否则活不过三个月”,意外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凌志军决定和命运赌一把。

他不吃抗癌特效药,不做化疗,不做放疗,带着妻子和儿子去深圳一处幽静的地方隐居,完全把患癌的事抛之脑后。

幸运的是,5年后,凌志军的肿瘤竟然消失了。

这5年间凌志军到底做了哪些事?是怎样的坚持和毅力,支撑着凌志军与癌症做抗争?

一、肺癌晚期。

拿到诊断书的那一刻,凌志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那是年的一天,凌志军在创作时忽然晕倒,苏醒后隐约觉得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在妻子的陪同下,医院就诊。

一路上妻子安慰凌志军,“不会有事的,你身体素质一向很好,应该是小病”,于是凌志军放下了忧虑,花了块钱,挂了癌症科最好的专家号,很快医生开了单子,凌志军去做检查。

没想到检查结果让凌志军瞬间崩溃,“肺癌,而且是晚期”。

医生用很平淡的语气又对凌志军重复了一次,“癌细胞已经扩散至全身,就连脑部都已经有了,你的情况不容乐观”。

凌志军作为一名杂志社的高级编辑,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超过常人,他能听懂医生的话意味着什么,但他实在接受不了这个结果,随后在妻子的建议下,医院去做检查。

接连去过医院做检查,但得到的结果依然是同一个,“肺癌晚期”。

几乎所有的医生都没有过多地在言语上安慰过凌志军,每次都是直言不讳地告诉凌志军,“抓紧治疗吧,或许还能挺过三个月时光,否则生命只能进入倒计时”。

回到家后,凌志军接受了这个现实。

为了尽可能地挽留住年轻的生命,凌志军结合医生给出的化疗方案,同时在网上搜集资料,开始自我制定一个相对完善的治疗计划。

然而当他翻阅到资料说,“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有30%是被癌症吓死的,还有30%的患者是因为过度治疗,被治死的”。

“而且所谓的化疗和放疗,可以说是伤敌自损,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自身的免疫细胞”。

那一年凌志军44岁,在此之前从未得过什么疾病,也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因此凌志军在漫漫长夜中做出了一个决定,“放弃化疗和放疗,不吃一切癌症特效药,把年轻的生命交给命运”。

凌志军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无休止地化疗和放疗,相当于此后余生天天躺在病床上,头发会掉光,面色会变得憔悴,最关键的是还不一定挽回生命”。

“倒不如完全不要把患癌当回事,每天该吃吃,该喝喝,该写作就写作,以一个好心情度过往后的每一天,或许会有一线希望”。

“况且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尽人意,至少生前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有意义的”。

二、凌志军病情加重。虽然说凌志军是一个坚强的人,但癌细胞有时候并不会朝着一个人幻想的方向发展,医院,凌志军的病情彻底加重了。

由于肺部患癌,呼吸变得困难,夜晚睡觉的时候尤其感到难受。

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让凌志军难以接受的是,“由于脑部也已经有了肿瘤,他的精神已经一天不如一天了,除了正常走路外,其它一切体力活动他都不能做”。

望着凌志军日渐消瘦的脸庞,妻子坚定地拉着凌志军的手,医院的大门。

这一次,医生几乎没怎么和凌志军商量,直接给出的结论是,“左侧肺部的肿瘤必须要切除了,否则神仙来了也难救”,凌志军没做犹豫,听了医生的话,通过手术切除了左侧肺部的癌变。

刚刚做完手术,医生重新告诉凌志军,“接下来我会赶紧为你制定脑部肿瘤的切除手术”。

就在这时,凌志军颤颤巍巍地从床上下来,说了一句话惊呆众人,“脑部肿瘤我不切,我要出院”。

妻子顿时泪如雨下,可是凌志军张罗着就开始拿外套。

当妻子双手有点颤抖时,凌志军用微弱的语气告诉她,“如果我真做了这场手术,那我就彻底完了,相信我,我们回家吧”。

在妻子的搀扶下,凌志军办了出院手续,回到了家中。

但是回到家后妻子始终放心不下凌志军,正好凌志军有一个妹妹在比利时当医生,妻子征得凌志军的同意后,就给妹妹打了一通电话。

没想到这一通电话让事情迎来了转机。

妹妹首先询问癌细胞是不是扩散至了脑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又问,“请你告诉我脑部的癌细胞到底和肺部有没有关联”?

凌志军如实地对妹妹说,“我就诊的医生说,好像是没有多大关联的”。

妹妹听后立马来了动力,让凌志军把诊断结果拿给她看,同时妹妹也咨询了好几个肿瘤方面的专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脑部的肿瘤确实与肺部的肿瘤关联很小”。

这个消息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意味着凌志军得到了更多的治疗时间。

妹妹高兴地对凌志军说,“哥,既然如此,脑部的肿瘤扩散得没有肺部那么快,你只要积极接受治疗,是可以延长生命的长度的”。

但凌志军听出了妹妹的言外之意,他知道妹妹是想让他多活一些时日。

因此凌志军想都没想就告诉妹妹,“我已经放弃治疗了,我决定就在家里度过往后时光,至于身上的肿瘤,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非常幸运,妹妹没有过多地强求凌志军,只说了一句,“或许吧,如果一个人能够拥有好心情,即便是癌症这样的疾病,也可以自愈”。

正是因为凌志军有这样善解人意的亲人以及妻子,从此以后,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抗癌之路。

也许对于凌志军而言,这都不属于抗癌,而是直接无视癌症。

三、病情终于一点点好转。

凌志军想都没想辞去了编辑工作,亲自去深圳的郊区找了一套房,之后便和妻子儿子搬了过去。

之所以选择深圳那么远的地方,凌志军也有自己的考虑,首先住在那边可以远离亲戚,不用天天听亲戚们说,“医院治疗”之类的话。

第2个原因是,凌志军认为换一个新的环境确实能让人的心情不一样。

第3个原因非常重要,住在郊区医院,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份宁静,会让人更舒心,可以沉下心来思考一些事情。

而且,凌志军在定居深圳后没多久,已经列出了一份令他满意的保养身体的习惯。

首先就是吃和喝,在选择食物时,凌志军多选择粗粮,多选素食和蔬菜类。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凌志军认为吃的东西一定要丰富,因此凌志军每天都会摄入超过20多种食材,里面有各种豆类,各种粗粮类,各种水果,还有各种蔬菜,牛奶,鸡蛋等。

凌志军每天喝的水也比较多,几乎是主动饮水。

在规划好吃喝问题后,接下来就是如何锻炼。

在小区正好有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边环境清幽,也没什么人,凌志军只要早晨一起床,立马拿着早餐来湖边散步,早晨是如此,下午也是如此。

“凌志军说由于脑部肿瘤的原因,他的行动能力其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他而言走路已经变得困难,但他也一定要坚持着每天都要走一走,毕竟人活着就是要动”。

靠着这样良好的生活方式,仅一年后,凌志军发现自己的病情好像有所减轻了。

妻医院检查一次,凌志军也欣然同意,幸运的是检查结果非常乐观,“脑部的肿瘤由最初的2.5厘米×2.3厘米,缩减到2.2厘米×1.9厘米”。

这就意味着肿瘤在一点点地消失。

这个消息不仅让凌志军放松了警惕,也坚定了他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

后来凌志军思考了一个问题,“如果真想让肿瘤彻底消失,光靠饮食和生活习惯应该不容易做到”。

于是凌志军认为,“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快乐的状态,才有可能彻底病除”。

由于凌志军一直从事的是编辑类的工作,非常喜欢语言类的节目,比如讲段子讲相声等,那几天他把家里的电视收拾好,专门去看相声类的节目。

儿子放学后很快观察到父亲的这一爱好,抓紧时间做完作业,然后悄悄地坐在父亲旁边,陪着父亲一起听相声,儿子喜欢的相声演员是郭德纲,凌志军喜欢侯宝林,为此父子俩经常争论不休,但不变的却是父子俩最为质朴的欢声笑语。

妻子在一旁观望着父子俩,露出了欣慰的笑,趁他们不备悄悄去厨房准备一些素菜和凌志军爱吃的干果端上来,一家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谈天说地。

不知不觉,已经三个年头过去了,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周末,妻子医院做检查,却惊奇地发现,“肿瘤几乎只剩之前的一半了”。

四、第五年,肿瘤消失,凌志军痊愈。

时间已经来到了年,距离凌志军被确诊为肺癌已经过去5年,此时的凌志军就如脱胎换骨一般,早已变了一番模样。

他的皮肤变成了非常健康的古铜色,与之前相对白皙的肤色截然不同,凌志军说这都是归功于他喜欢日光浴,每天只要出太阳他就搬个凳子晒,凌志军说这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一点就是,凌志军的腿脚与5年前的状态相比,变得越发轻盈,已年过50的他如今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完全不会有一点点拖泥带水。

凌志军也重新提起了笔,开始了毕生的喜好,“创作”,经常会在茶余饭后记录自己的感想。

当一切都变得如此符合家人的心意后,妻子最后医院检查,这一次,检查结果振奋人心,“凌志军脑部的肿瘤全部消失了,就连之前扩散的一些肿瘤也全部消失了”。

在抗争癌症的这条路上,凌志军取得了胜利。

紧接着回到家后的凌志军决定写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重生手记》。

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自己抗癌的过程,也把自己从最初的绝望到后来充满信心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下来。

同年,他就将这本书出版了。

后来凌志军的创作也没有停止,年又出版了《追光之旅》。

与此同时,凌志军也正在以新的方式迎接生活。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1点,凌志军的方法只适用于他,别人无法模仿,如果患癌的事落在另一个人身上,得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结果。

另外,凌志军也并非拒绝一切治疗,在危急时刻,凌志军及时做了左侧肺部肿瘤切除手术。

他放弃的只是化疗和放疗,吃癌症特效药,以及脑部肿瘤切除手术。

第2点就是,人的心情真的很重要,很多癌症晚期的患者,真的是靠一个好心情让自己痊愈的。

按照有些观点来说就是,“肿瘤已经在你身上生根发芽了,而且到了晚期,你想要清除它是不太现实的,那么你所能做的只能是让自己拥有一个好心情,从而让癌细胞没有立锥之地”。

所以说当不幸患癌之后,不要自己把自己先吓倒了,应按自身情况去接受治疗,然后尽可能地调整心态,用你的好心情去度过今后的生活。

如果有幸靠这种方式治愈了癌症,当然是最好不过的,如果没能如愿的话,也没有浪费生命最后那段时光。

当然了,在这个期间家人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要学会陪伴,制造舒心欢快的家庭氛围,正如凌志军的妻子和儿子那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by/1092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