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会传染,会遗传兄弟癌,夫妻癌是咋回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团队在《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GlobalHealth)发表的一篇统计报告显示,排行前五的致癌因子分别为:幽门螺杆菌(Hp)、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
那么,癌症会不会传染?这些传染的细菌与病毒与癌症又有哪些关系呢?
1.癌症是直接传染来的吗?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慢性病,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
当人体长期接触致癌因素,如化学致癌物、放射线、某些细菌和病毒后,会引起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这些失控了的细胞也就是癌细胞,癌细胞在体内“疯长”,形成肿块(或肿瘤)。
从发生的机制来看,癌症是不会直接传染的。
2.日常生活传染癌症吗?理论上,癌症如果发生传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患者的癌细胞能够进入健康人的体内以及癌细胞能够在健康人体内存活和生长。
首先,癌细胞体积很大,很难通过日常传播途径比如呼吸、饮食和接触等途径进入正常健康人体内;
其次,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和消灭外来的侵入者,即使癌细胞通过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健康人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例癌症传染的临床报道。而实践中,医院里长期与癌症患者接触的医生和护士,癌症发病率并不比一般人高。
因此,可以确定癌症不会通过亲吻、接触、性、共用餐具等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行传染。
3.癌症会遗传?癌症不会传染,但可能会遗传。
遗传因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遗传学角度,可以把肿瘤划分为遗传性肿瘤、有肿瘤遗传易感倾向的肿瘤以及散发性肿瘤。
如果导致肿瘤发生的致病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层面,那么家族中获得该突变的后代发生肿瘤的风险会远远高于正常人群。
如遗传性乳腺癌、遗传性卵巢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等往往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约有40%—50%的遗传性乳腺癌是由BRCA1/BRCA2基因突变引起的。
有文献报道携带有BRCA1基因突变者,一生中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至85%和15%至45%,携带有BRCA2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是50%至85%和10%至20%。
4.“家族癌”是怎么发生的?癌症没有传染性,但不代表导致癌症发生的病毒和细菌不会传染.
有些癌症的发生与一些微生物感染有关,比如肝癌的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而乙肝是传染病。
胃癌的发生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会通过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经消化道传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也要及时治疗。
一家人长期居住在一起,暴露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之下,生活、饮食和居住环境基本相同,可能会被同一致癌因素或诱因影响。
比如,家庭中有人喜欢吃熏腊制品、腌菜等食物,往往会形成家庭共同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这些食物长期食用会导致某些消化道癌症的发生。
又如,饭桌上的某种食物霉变,但全家都在食用,殊不知霉变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会使肝癌、胃癌的风险增加。
家庭成员生活在一个相对狭小封闭环境中,如果室内空气存在某些致癌物,比如厨房油烟污染,或家庭成员中有人吸烟,加上通风不良,空气中的致癌物就会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致癌因素。
往期推荐:
维C能美白、治感冒?补过头,能“伤肾”~
摘编自科技日报:癌症不传染,但可能被“继承”;受访专家:重庆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主任王东林、重庆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副主任易琳来源:中国互联网辟谣平台编辑:秦嫣投稿及合作:gansl
helianhealth.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by/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