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丨李兆申院士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
年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指出:我国受癌症困扰的家庭以千万计,要实施癌症防治行动,推进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科研攻关,着力缓解民生的痛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可能不是花费钱,而是节约钱。日本是早癌筛查做的最好的国家,特别是消化道癌症
从一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差距。尤其一些基层贫困地区,国人平均寿命与部分国家相比可能相差十年。为什么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长?疾病是主要原因。但小病其实并不可怕,主要是恶性肿瘤一类重病、大病,因癌致病、因癌返病的问题,才是根本原因。李兆申解释,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而进展期胃癌则低于20%,早期发现胃癌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由于胃癌早期往往缺乏症状,大多于例行检查时发现,筛查成为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癌症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可能不是花费钱,而是节约钱。消化道癌症在中国属于高发性癌症
防治消化道早癌,我们能做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消化道肿瘤占据全球肿瘤发病率第二位,每年新发90万例,死亡17万例,多为50岁以上者,但低龄化趋势明显,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在上升。以胃癌为例,研究发现它与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及硝酸盐等致癌物质、个人的基因及免疫功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喝酒等因素有关。事实上,消化道肿瘤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治疗的话,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图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体验?◆你的肠炎为何总是反复发作?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by/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