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TArdquo治疗方
导读
据统计,肝细胞癌在全球发病率排名第六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1],每年有超过75万人患有肝细胞癌,几乎一半的病例在中国[2]。由于早期肝癌较为隐匿,大部分肝癌患者出现疼痛症状后确诊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预后不佳[3]。在肝癌治疗的历程中,我们经历了手术、介入、放化疗等初始阶段,到以索拉非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治疗阶段,再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的出现,为中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晚期肝癌的治疗的格局。
近两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已显示出较高的有效率,显著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在不可手术切除肝癌的一线治疗中,新版NCCN指南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T+A”)为晚期肝癌一线靶向免疫治疗的唯一优选方案(preferredregimens),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不再是IA类优先推荐[4]。实际上,相比索拉非尼,“T+A”可以显著延长不可切除肝癌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年ASCO-GI(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上披露了“T+A”方案的最新生存随访数据,再次从数据上证实了“T+A”对比索拉非尼的优效性,两组中位OS为19.2mvs13.4m(HR0.66)[5]。
“T+A”方案目前被国内外各大权威指南推荐为晚期肝癌的一线优选方案,然而,在现实的临床治疗中,“T+A”疗法虽然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但其价格对于普通家庭的患者而言堪比天价,大部分肝癌患者只能望而兴叹。那么我们在真实世界的临床治疗中,是否有其他疗效类似,而在经济上又能被广大肝癌患者接受的方案呢?
这里我要为大家介绍与T+A方案治疗机制相同,疗效和安全性类似,而治疗费用只有“T+A”方案40%的“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双达”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新方案。
首先为大家介绍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其实晚期肝癌患者都比较熟悉了,它是国内企业信达生物制药和礼来制药在中国共同合作研发的具有国际品质的创新生物药。作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信迪利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阻断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通路,重新激活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活性,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从治疗原理上,我们可以看出,T+A方案中的T药阿替利珠单抗为PD-L1抑制剂,同样也是作用于T淋巴细胞的PD-1/PD-L1信号通路。
再来看看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这个药物:
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是信达生物制药生产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单克隆抗体,与T+A方案的A药分子结构一致,均为贝伐珠单抗,主要的作用是阻断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信号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目的,减缓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速度,并诱使肿瘤细胞死亡。贝伐珠单抗除了其具有的抗血管生成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抑制VEGF相关的免疫抑制、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进一步增强信迪利单抗恢复机体抗癌的免疫能力[6]。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了,“双达”方案的治疗原理,实际上和“T+A”方案是一样的,那么治疗疗效又如何呢?
来看看ORIENT-32研究
年11月21日,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大会(ESMOAsia)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了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双达”组合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ORIENT-32研究结果,这也是全球首个达到阳性结果的PD-1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Ⅲ期临床研究。这个临床研究由医院樊嘉院士牵头。
ORIENT-32研究共入组例中国受试者,旨在比较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期中分析显示,对比索拉非尼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死亡风险下降43%(HR=0.,95%CI:0.,0.;P0.),中位OS尚未达到(NEvs10.4个月)。联合治疗组疾病进展风险下降43%(HR=0.,95%CI:0.,0.;P0.),中位PFS为4.6个月vs2.8个月。同时,所有亚组中联合治疗组均有生存获益,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7]。
结语
年1月1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正式受理创新PD-1抑制剂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一线治疗肝癌患者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预计将在今年8月在国内获批晚期肝癌一线免疫联合靶向治疗适应症。
在治疗费用上,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及联合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均为信达制药自主研发新药,作为国产药物,价格仅为T+A方案的40%,“双达”方案年治疗费用赠药后约16万。年获批晚期肝癌靶向免疫治疗适应症后,在不久的将来,纳入肝癌医保报销目录的希望很大。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达攸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均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ORIENT-32研究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对于创新生物制药的研发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高标准,也使更多中国肝癌患者可以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存获益。
作者简介
殷欣教授
医院肝肿瘤内科
内科学(消化病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医院学会肿瘤介入学组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肿瘤内科学组委员
擅长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介入,消融,靶向及免疫治疗
在肝癌领域共发表SCI论文三十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影响因子超过40分
基础及临床研究课题多次在国际知名肝癌学术会议ILCA,APPLE进行大会交流
主持并参加多项肝癌临床研究,临床研究成果获得美国肿瘤年会ASCO壁报接收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医院优秀骨干计划资助者
参考文献:(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1.GLOBOCAN
2.SingalAG,etal.JHepatol..72(2):-.3.SEERdata.4.NCCNGuidelinesVersion2.hepatobiliaryCarcinoma5.ASCOGIAbstract.Khan,K.A.,Kerbel,R.S.()..NatureReviewsClinicalOncology,15(5),-.7.ESMOAsiaVirtualCongress.LBA2.
责任编辑
姜半夏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by/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