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升高癌症手把手教你看懂肿瘤标
现在体检,很多人都会查肿瘤标志物,老百姓的理解就是抽个血就能查出来癌症了,作为医生,经常遇到患者拿着检验报告来咨询,指着其中一个升高的肿瘤标志物问“医生这个指标升高了,要紧吗?我是不是得了癌症了?”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肿瘤标志物比大家想象得复杂得多!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年第一次出现“肿瘤标志物(TumorMarker),或肿瘤标记物”,名字听起来非常霸气,学术定义为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升高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类、糖类和酶类50多种。TM存在于细胞、组织、血液或体液中,可通过生物化学、免疫学等方法进行检测。简单地说,它们就是人体的一些指数,当这些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与肿瘤相关。
如何看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根据自身的特点分布在不同的脏器中(如下图所示)。
血清肿瘤标志检测有何意义呢?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于已经确诊癌症的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用于疗效评估、复发监测以及预后评估;而对于筛查肿瘤、诊断恶性肿瘤的意义较小,多数仅能作为参考,其结果通常需要和其他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结合起来,以诊断癌症。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症?
不一定!!
肿瘤标志物并非癌症患者所特有,也可发生于非肿瘤性疾病甚至健康个体。某些良性疾病,比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胆石症等以及服用过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大部分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诊断仅限于辅助诊断价值。
肿瘤标志物升高多少才有意义?
有些人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稍稍升高,就很紧张,而这在医生眼里毫无临床意义。如某个指标正常参考范围是3~6mmol/L,超过6mmol/L就是升高了,哪怕是6.1mmol/L,也算是升高,但这种升高显然没多大的意义。那么,到底升多高才有意义呢?
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标准或统一答案,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判断,而且每一种肿瘤标志物都不一样的。略微超过正常值的,一般认为是轻度升高;大幅度升高的,医生往往称其为“有意义”的升高。
肝癌
AFP>ng/mL持续4周,或~ng/mL持续8周,是比较危险的,但也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
肺癌
CYFRA21-ng/ml,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为70%~85%;CEA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约50%;NSE辅助诊断小细胞肺癌;SCC辅助诊断肺鳞癌。
前列腺癌
PSA10ng/mL,患前列腺癌危险性增加。
结直肠癌
CEA超过20ug/L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CA、CA、CA在一定程度上弥补CEA的不足。
卵巢癌
CAU/mL,怀疑恶性的可能;CAU/mL,高度怀疑恶性。
乳腺癌
CA15-3升高对于乳腺癌早期敏感性为60%,对乳腺癌晚期敏感性为80%,CEA、CA等作为诊断的补充。
另外,还要结合影像学和生化检测结果,如胸片、核磁、痰检、尿检等确诊。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仍旧是病理结果,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手段来帮助确诊癌症。
普通人健康体检时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首先,要心态平和,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得了癌症;其次,要尽快找肿瘤专科医生就诊,提供相关病史,由医生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影像学或病理学检查。目前绝大多数癌症的确诊需要借助活检病理。
再者,掌握常规判断,提高自我辨识能力。
如仅是数值的轻度升高(10%~20%、2倍以内),特别是单个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则无需过度紧张,多数只需在1~2个月后复查即可;如果数值持续升高,则需要怀疑肿瘤性疾病;如果是数值的上下波动,则一般为良性病变或健康状态,观察即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zd/4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