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对国人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年恶性肿瘤发病约.9万人,死亡约为.8万人。近10多年来,癌症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年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83/10万,累积率(0~74岁)为21.44%;死亡率为.05/10万,累积率(0~74岁)为11.94%。预计年我国发病人数约.7万,累积率(0~74岁)约25.14%,死亡人数约.5万,累积率(0~74岁)约13.98%,这意味着:在所有年满74岁的老人中,平均每4个人里面就有1人会患癌症,每7个人里面就有1人会因癌症死亡,几乎所有人都可能成为癌症患者或癌症患者的家属。所以说:加强肿瘤防控,让自己和家人远离癌症的危害,已成为每一个人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年各年龄段发病率如下图所示:
癌症发病有着许多原因,除不良的生活方式与环境污染等原因外,最关键的是人们不知道应该何时加强预防。因为癌症的到来总是悄无声息,等有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这时别说预防,治疗的机会都已极为渺茫。实际上在癌症形成前有一个癌细胞不断累积的过程,医学上称为癌前阶段,此时加强预防可有效地逆转病情预防癌症,大幅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明确指出:早期发现是提高癌症治愈率的关键,只要早期发现,90%以上的癌症完全可以治愈。年我国癌症病人死亡率高达59.5%。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人们对癌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树立“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防癌意识。许多人没有做防癌体检,都是等有医院检查治疗,确诊为癌症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2、市场上缺少适合大范围早期筛查的检测技术。目前对癌症的检测技术虽然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方便的检测不到早期癌症,而能检测到早期的都不方便。如CT虽能检测到2mm以上的肿瘤,但辐射较大且费用较高;胃镜、肠镜等内窥镜检查虽能检测到早期癌症,但极不方便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少用于常规体检;B超、X光虽然方便但不能发现1cm以下的肿瘤;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早期癌症的阳性检出率普通较低,除甲胎蛋白(AFP)能达到50%以外,其余的都只有30%左右。以癌胚抗原(CEA)为例,一度被认为是消化道癌肿尤其是结、直肠癌的特异性免疫学表现,但对早期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仅为25%,因此国家卫健委也只承认AFP可用于普通人群的肿瘤筛查。很明显以上的检测都不适合大范围的早期筛查。普通体检能检测到的都是中期以上,而癌症从中期发展到晚期只需5-8个月,对每年体检一次的人,如癌症在体检后才发展到中期,完全可以在下次体检前发展到晚期,这也是许多人“年年体检正常,但癌症一发现就到了晚期”的主要原因。
3、缺少对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进行康复效果监测的有效手段。手术只能切除已形成的肿瘤,对体内残留的癌细胞,尚缺少有效的检测手段。普通的检测在肿瘤消失后会给出正常的结论,极易导致患者放松警惕。等到肿瘤再次形成后才能发现复发或转移,此时治疗效果已极为有限。
所以说,要切实有效的做好肿瘤防控,除加强科普教育提高防癌意识外,还急需一项适合大范围早期筛查的技术来帮助发现早期癌症,如果还能检测到癌前阶段提醒及时预防则更加完美了。
我们的“肿瘤早早查”就是这样的检测技术,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zl/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