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希山院士谈癌症
资料来源:
1.刘海朝,王怡杨,贾贝田,等.肿瘤学家眼中的中西医结合——郝希山院士访谈录[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39(03):-.
2.郝希山院士当选国际乳腺疾病学会常务理事会主席[J].中国肿瘤临床,,48(21):.
3.潘锋.从零起步的新中国癌症防控事业任重道远——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肿瘤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希山教授[J].中国当代医药,,26(27):1-6.
一位研究了癌症54年的工程院院士,却发出了这样的言论,这不是在向癌症投降么?那么说这句话的人是谁,他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呢?让我们来展开详细了解一下吧。
这位院士便是郝希山,从年开医院工作,到现在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的学部委员,郝希山与癌症的交道就没停止过,他从未停下过对于癌症的研究和探索,但是他为什么说癌症不可被消灭呢?
因为这句话不能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他说出这句话是因为他了解了癌症的本质,尽管世界上各种被消灭的疾病,我们能发现大多都是由于外来病原体感染的疾病,拿最经典的天花来讲,天花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体所致的恶性传染病,但是当人们发现感染牛痘的人却不会再被天花感染,因此发明出来了针对天花的疫苗。
于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天花可以说是被彻底的消灭了,所以针对这种传染病,人们可以用疫苗的方式,在身体内先铸造一堵防护墙,从而使得疾病难以侵入人体,这也是消灭疾病最主要的手段。
但是癌症却完全不一样,癌症发生的根本,并不是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在捣乱,这些感染最多算是癌症发生的诱因,癌症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恶性肿瘤,所以它是一种肿瘤病,而肿瘤就是自己身体里长出来的东西,所以癌症的本质,还是自己身体内发生了异常,并长出了本不应该存在的瘤子。
正常的细胞是不会无缘无故乱长的,细胞的增值和分化都会严格遵守遗传因子的调控,甚至蛋白质的合成也是需要遗传物质rna参与才能够进行,这些遗传物质就像是编写好的程序,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细胞能够平稳的进行工作。
那么当出现肿瘤的时候,就是程序出现异常了,也就是这些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因为细胞是会有各种分裂增值的活动的,那么在这些活动中,可能因为一些差错,导致基因发生突变,因此一个异常的肿瘤细胞就产生了,而且由于遗传因子的改变,它也不进行本该进行的工作了,反而开始疯狂增值,形成肿瘤。
那么可想而知,人体内有多少个细胞的存在,那么就算这种错误突变发生的概率再低,在这么大的基数下,小概率事件也变成大概率事件了,因此癌症称得上是不可能被消灭,人是不能控制细胞生命活动这种微观活动变化的。
那么为什么要叫癌症为恶性肿瘤呢?他和良性肿瘤有何区别呢?其实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会不会反复发作,对于良性的肿瘤来说,切除过后,就可以恢复正常了,不会再长出肿瘤来,但是癌症却不一样,癌症有很强的复发能力,切除过后可能再次长出来,并且还有可能从别的地方长出来,那么对于一个非常容易复发的疾病来说,也是难以被消灭的。
而且这里还说了一点,那就是癌会从别的地方长出来,这也是癌不能消灭的点,如果它每次复发都发生在相同位置,那也没事,就像是定期做大扫除一样,它长大了我就切除就行了,可是癌却很特殊,由于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癌细胞的细胞膜成分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癌细胞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含量会减少,而糖蛋白是细胞能粘附在一起的关键,所以糖蛋白减少以后,癌细胞就如同蒲公英一样,能够四处游荡并且生根发芽了。因此这也是癌症不能被消灭的第三个点。
所谓为了世人的健康,郝希山也是得出了患癌之后,不要轻易开刀的结论,开刀虽然是根治性做法,但是也不适用于所有情况,而现在情况却十分畸形了,仿佛得了癌症就要手术。
因此郝希山表示,开刀大多数适用于的还是早期的癌症,此时转移几率低,肿瘤体积小,形态好,开刀是很简单的治愈方法,并且愈后也会分场良好,那么对于一些重要器官患癌的疾病,动不动就开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就拿胃癌来说,开刀就得切胃,胃又是重要的消化器官,那么轻易的就切除胃部或者切除大半个胃部,那自然会使得消化方面受影响,从而导致身体吸收营养受影响,那么就算切除了癌症,也会因为免疫力的下降而使得身体情况急剧下降,从而难以维持性命。
因此对于癌症,还是要仔细斟酌,积极采用各种手段治疗,例如血液类的疾病化疗就有很好的疗效,而对于肺癌来说,众多中药也有非常不错的疗效。
不过郝希山院士却表示,虽然癌症不可被消灭,但是却能通过癌症的特点,找到对应的方法避开它,并且经过50多年对癌症的研究,郝希山也是给出了4个方法,他表示,只要做到了这四点,便不用担心癌症会找上自己,从而避开癌症的侵袭,保持健康的身体!
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ibzd/1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