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等于绝症,患者的4个表现,或是好转
癌症,这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疾病,其可怕之处在于多数类型的癌症在早期往往隐藏得深沉,难以被察觉。
人们往往在身体出现一些模糊的不适时,容易忽略这些警告信号。待到症状明显,不得不寻求医疗帮助时,往往已经是癌症的中晚期,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难度,也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然而,如果我们日常生活中保持足够的警觉和细心,就能捕捉到癌症的一些早期征兆。比如,当你在生活中遇到以下这些异常情况时,它们很可能是癌症发出的警示信号,这时就应及时就医,以便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01癌症来临前,身体可能有哪些异常表现
持续性的疼痛
癌症引起的疼痛往往是持续性的,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加剧。这种疼痛可能源于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也可能是因为癌细胞扩散至其他部位。例如,肝癌可能导致右上腹部的持续性疼痛,肺癌可能导致胸痛或肩痛等。
持续性的体重下降
体重下降是癌症常见的症状之一,被称为癌症cachexia。癌症患者即使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这是因为癌细胞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正常细胞,导致身体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
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发热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癌症引起的发热往往是长期不明原因的,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仍未见好转。这是因为癌细胞会释放出多种炎症因子,导致身体出现发热现象。
皮肤变化
皮肤变化是癌症的另一个早期信号。例如,皮肤变得松弛、干燥、失去光泽,出现瘀伤、黄疸、瘙痒等症状。这些变化可能源于肿瘤对皮肤的压迫,或者是因为癌细胞影响到了身体的正常代谢。
持续性的疲劳感
癌症患者常常会出现持续性的疲劳感,即使休息充足也难以缓解。这是因为癌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营养,导致身体处于一种持续的疲劳状态。
食欲不振
食欲不振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导致食欲明显下降。
02癌症真的治不好吗?
在谈及癌症的预后及其与疾病分期的紧密联系时,中医院的重量级专家冯利主任医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示了这一重要规律:
在癌症的早期阶段,肿瘤的大小尚属微小,且未发生远处转移。此时,患者有幸处于治疗的最佳窗口期。通过精准的手术切除或是微侵入性的治疗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去除病灶。得益于病症的轻微,早期癌症的预后通常是积极的。积极治疗下,患者往往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实现临床治愈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进入中期,肿瘤体积增大,但尚未蔓延至远处。在这一阶段,治疗方案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机。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进步,那些以往被视为无法手术的病例,如某些中期肺癌患者,现在也有机会接受手术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不幸的是,癌症发展到晚期,肿瘤体积进一步增大,且已出现远处转移。治疗上,更多的是采取缓解症状的姑息治疗。尽管晚期的预后相对较差,但这并非绝对的结局。适当的保守治疗,如疼痛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依然能够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疗效和舒适度。
冯利主任医师的介绍,不仅阐明了癌症治疗中的科学规律,也传递出了积极向上的治疗态度,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希望和力量。
03癌症不等于绝症,患者出现4个表现,或是好转的信号,请继续坚持
一、体重增加
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由于食欲不振、代谢紊乱等原因,常常出现体重减轻的情况。然而,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体重增加,这并非坏事。体重增加意味着患者的食欲逐渐恢复,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体重增加也可能意味着肿瘤细胞受到抑制,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
二、体力恢复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疲劳、乏力等症状。这是因为癌症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使得患者体内的营养和能量消耗加剧,同时治疗过程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体力逐渐恢复,这说明患者的身体正在逐渐调整,治疗效果显现。此时,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三、睡眠改善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这是因为癌症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使得患者难以入睡。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睡眠质量得到改善,睡眠时间逐渐充足,这表明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在好转。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身体恢复,提高免疫力,对战胜癌症。
四、精神状态好转
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精神状态的波动往往较大。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精神状态逐渐好转,这说明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治疗的信心增强。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于癌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病魔。
04积极的心态对于癌症康复非常重要!
在中国抗癌协会康复会主任史安利的三十年的抗癌历程中,她不仅勇敢地面对了左侧乳腺癌、结直肠癌、右侧乳腺癌三次重大疾病的挑战,而且以顽强的毅力实现了临床康复。
作为一位已经73岁高龄的幸存者,史安利教授用她宝贵的经验向世人宣告:乐观的心态是战胜癌症的关键!
五年前,史安利教授再次面对癌症的考验,而这一次,她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安然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
在分享自己的抗癌心得时,她强调:消极的心态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患病之后,调整心态至关重要。
基于史安利教授的指导以及众多康复者的实践,我们提炼出以下四大康复要素,以助力癌症患者迈向健康:
1、定期复诊
治疗后的癌症患者虽然病情可能得到缓解,但依然需要严阵以待,因为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具有不确定性。定期复诊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确保治疗方案的适时调整。患者应在手术后一个月进行CT、B超等检查,记录术后状况,并在术后两年内每隔三到四个月进行一次复查,根据病情好转情况适当调整复诊周期。
2、合理膳食
癌症的康复之路,饮食调理至关重要。应坚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量摄入、多餐少食的原则,确保身体所需营养;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佳,减少油脂和盐分的摄入;避免过量饮食,每餐保持七分饱,并以复合果蔬汁代替零食作为加餐。
3、科学锻炼
康复期的运动对于增强患者体质、促进恢复至关重要。在术后一周内,可在家人协助下进行适量床边活动,之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每分钟-次为宜,若在运动中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休息。
4、回归社会生活
癌症患者不应被孤立,他们同样需要社交活动,以保持与社会同步,促进心理健康。康复期的患者应逐渐恢复正常的社会活动,减少孤独和抑郁的情绪,这对病情的恢复大有裨益。
我们再次强调,癌症并非绝症,通过科学系统的治疗,治愈癌症是有可能的。即便癌症无法被彻底治愈,患者仍有希望与癌症和谐共存,过上正常的生活和延长寿命。因此,患者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放弃治疗,坚持下去,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1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