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以正为本,中医如何扶正呢善生活养有
生命以正为本。正气不虚,则生命之火不熄。中医亦以正为本。就治病而言,留得一分正气,即得一分健康。治杂病如此,治癌症亦如此。
一、扶正祛邪
邪气会致病,因为正与邪不两立,邪气会伤正,导致正虚而邪恋。因此,治病的大原则扶正祛邪。
《内经》明确地提示:正邪相争的胜负是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灵枢》云:“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启示了正气强大,则邪气无从扰身;反之正气虚衰,则易受邪气侵袭。即“邪之所在,皆为不足”。
进一步说,百病始于正虚。正气的盛衰影响着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只要人体“正气存内”,不管疾病多重多大,都必然预后较好;反之,若正气衰败,即预后不佳。所以说,扶正是治疗疾病的关键,任何治疗手段都不能以伤正为代价。因为伤正即是伤命,伤正即无益于康复。
中医如何扶正呢?通过汤药、针灸或其他中医手段以扶助人体正气,通过调节阴阳、五脏、气血,使之达到动态平衡,这即是扶正。在扶正的基础上配合祛邪,即为扶正祛邪。
二、癌症的病机
癌症之所以发生发展,其有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的因素。就外因而言,邪毒即是。邪毒蕴聚于经络、脏腑,这是导致癌症的外因;就内因而言,正气即是。正气不足,阴阳失调,五脏失衡,气血失畅,这是导致癌症的内因。外邪侵入之根本原因是由于正气虚弱,邪毒乘虚而入,导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最终形成肿瘤。
进一步说,正虚邪实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正虚为本,邪实为标。在正虚的基础上瘀毒内生,进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和气血运行失常,使体内生理病理产物不能排出,蕴结体内而成癌症。
三、癌症的扶正祛邪治疗思路
多年来我治疗了不少癌症患者,经过反复思考,我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写作了《董洪涛博士谈肿瘤》一书,其中即有关于我对于癌症的养生、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各种观点。
关于扶正祛邪,我也有自己的一点收获。在此,我一条条地写出来,以与同道、中医爱好者及病友们交流。
一则,扶正为本,祛邪为标。
尤其是癌症晚期,非汲汲扶正不可。当病人体质虚弱时,任何的攻邪都可能伤正,最好的方法是先扶正,使正气稍旺些,再考虑配合一些攻邪的手段。
我自认为,扶正祛邪是治癌的极为重要的法则。可以这样说,不但祛邪是抗癌,扶正亦是抗癌,甚至扶正的意义大于祛邪。
在癌症的早期,当病人正气不太虚弱时,可以暂时以祛邪为主,稍佐以扶正之品。至于到了癌症后期,病人正气已虚,邪毒较盛,就要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
如何判断这个度呢?我的方法是学习仲景,观其脉证,辨证施治。凡病皆有可治之术,之所以不能治,在于未得其术。癌症之所以还没有被攻克,是因为学术界还没有真正认识它的本质,把局部的癌变当成癌症的全部了。却不知,局部的癌变只是病灶,病本却在于人体五脏六腑的失衡以及阴阳气血的不足。
二则,扶正以脾胃为本。
我认为,即然要讲扶正祛邪,那就必须以健脾益胃为先。古贤有云:“四时百病,胃气为本”。人体的正气强弱与脾胃密切相关,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健运则气血充盈,正气旺盛,营卫调达,何病之有!
医圣张仲景对阴阳气血俱不足之证,补阴则碍阳,补阳则损阴,在此情况下提出了中气为本的理念,并创制了大小建中汤。我的理解是,强建脾胃之气,即能增强体质,正气强则邪自去。
我在治疗癌症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健脾和胃、培补正气的基础上配合攻邪,才是效率最高的。临床所见,有的医生自认为是治癌专科,却用所谓的治癌专方去治癌。只要是癌症,就把有抗癌成份的某些中药拼凑成一个专方,不管什么癌症,也不管什么体质,都让病人服用。却不知,病人本来就正气不足,体质虚弱;更兼这些含抗癌成分的中药多是苦寒类的虎狼之品,如此治病,无怪乎有的病人会越治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懂扶正祛邪的理念,犯了虚虚之戒,败坏了脾胃中气,中气一败,百药难施。
三则,辨证施治,针对病机
人与人体质不同,五脏六腑的平衡程度不同,易患的疾病不同,用方用药自然也就不同。以癌症为例,同样的生活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患肺癌,有的却患肝癌、乳腺癌、肠癌呢?
从中医来分析,因为每个人正虚的位置不同。癌症一定是在人体阳气最虚之处发作的。哪处最虚,就患了哪处。比如,肺最虚则患肺癌,肝最虚则患肝癌,肠最虚则患肠癌……。因为阳气最虚之处,即是气化最弱之处。气化不及,阴浊即成形,聚则为肿瘤。
由此说,凡生癌之处,即是此人最虚之处。要扶正,就要观察癌肿生于何处,考虑人体何处最虚,然后需从最虚处入手调治。
我的观察是,凡是癌症患者,都是阳虚体质。因为阳虚导致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瘀血热毒积滞,聚久则化而为瘤。换句话说,阳虚是本,邪毒是标。治病求本,故癌症患者当重视扶阳。
如何扶阳?直接用四逆汤、理中汤吗?当然不是。需考虑五脏的盛衰以及药性的偏颇,遵先贤用方之意,于阴中求阳。比如,在使用补气扶阳药时,佐以宁静之剂,以避免过于温燥伤津。
另外,扶正应根据各个脏腑虚损的不同特点,予以与之相应的治法。比如,气虚多出现在肺、脾、肾;血虚多出现在肝、心、脾等。
再者,当正虚邪盛时,不扶正则无以保全生命,不祛邪则无以遏制病势。怎么办?扶正与祛邪同施且平衡用力吗?当然不是。此时即需要辨证,权衡扶正与祛邪的轻重缓急。根据患者病情和脏腑特点,选用合适的扶正和祛邪方法,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临床上我观察到,癌症的虚损,主要在脾和肾。我将补脾和补肾立为扶正治癌的重要脏腑。而且,癌症病人往往既有阴虚也有阳虚。就临床观察,阴虚者易治,阳虚者预后较差。所以,治癌时需兼顾阴阳,使阴阳维持基本的动态平衡,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率。
四则,以人为本,带癌生存
癌肿不是癌症的全部,只是其病灶而已。由此说,是不是切除癌肿其实并不十分重要。若癌肿太大导致压迫内脏,那就马上切除,否则,生命将受到影响。反之,若癌肿没有产生极大的危害,此时不妨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