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基因检测虚假报告延误癌症患者治疗,
摘要
在使用靶向药物前,医生通常会推荐患者做一次肿瘤用药基因检测,根据检测报告中的基因突变,有针对性的选择几款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说,这份报告提供的用药指导,就是那根救命的“蜘蛛丝”。报告若造假、失准,无异于谋财害命。
记者
崔笑天
编辑
徐芸茜
对于大部分中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服用昂贵的靶向药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很多家庭哪怕倾家荡产,也要买药续命。
而在使用靶向药物前,医生通常会推荐患者做一次肿瘤用药基因检测,根据检测报告中的基因突变,有针对性的选择几款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说,这份报告提供的用药指导,就是那根救命的“蜘蛛丝”。报告若造假、失准,无异于谋财害命。
近日,有癌症患者家属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自己花元在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下称“博奥检验”)进行肿瘤用药基因检测,随后根据报告中显示的基因突变,购买指定药物进行治疗,但是却始终没有效果。半年后才发现报告是假的,目前买靶向药的花销已近十万,患者也因延误了半年珍贵的治疗时间而出现多处转移。
虚假报告延误患者治疗
家住山东省泰安市王瓜店街道的尹先生说,自己弟弟去年1医院诊断出肺癌,医生说需要做化验,于是他筹集了元现金交给了院内博奥检验的销售代表,并抽了一管血。
期间,医生并未给他说明是要进行基因检测,他也是在半个月后收到寄回的检验报告后才知道。这份检验报告中“检测结果及用药提示”部分,明确写出了患者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等药物疗效较好。
此后半年,尹先生的弟弟一直按照基因检测的用药提示进行治疗,但是没有任何疗效,而且开始出现多处转移,断断续续购药的花费也接近10万元。直到去年8月份,癌症患者互助论坛内一位热心网友提醒尹先生,基因检测报告也有造假的情况,他才起了疑心。
尹先生随后拨打博奥检验的电话,报过条码号之后,客服告知他系统内查不到肿瘤用药的报告,确实是虚假的。而博奥检验对此给出的解释是,造假是承包商的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当时收取尹先生现金的销售代表也给他发来了短信,“在此事上我是有过错的,由于我个人行为,公司已对我进行了非常严厉的处分。我已辞职。”值得注意的是,该销售代表从公司辞职,可以说明曾与博奥检验存在劳动关系,并非简单的承包关系。
目前,尹先生的弟弟正在盲试另外几种靶向药物,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曾有医生建议再做一次基因检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但被弟弟拒绝了。“看近一年的治疗,钱已经花光,还背上债务,家中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如果做还是假的有什么意义呢。”尹先生说,“我原本也没有什么能力,也没有想得到什么目的。只是想让得这种病的家庭不再受害,让我弟弟不留遗憾。”
就此事,《华夏时报》记者拨打了博奥检验的客服电话,客服询问了尹先生的联系方式、条码号,并表示会向领导反馈后给记者答复。截至发稿,并未收到任何回复。
另外,即便报告为真,是否值元也令人怀疑。某肿瘤用药基因检测领域的相关人士看过报告后向《华夏时报》记者直言,“这份检测报告显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使用ABI仪器,报告中共检测7个基因位点。一个位点检测成本顶多只有几十块,PCR试剂盒能检测几十个位点,零售价估计都没有,这个代理商完全没有底线,简直是抢钱!”
针对价格虚高现象,博奥检验的客服则拒绝回应,也拒绝提供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并表示:“各地定价都不一样,都是根据物价局的价格走的,我们没有权利告诉你。”
层层转包下的灰色地带
记者拿到了尹先生弟弟的检验报告。上面有检测人周某、批准人杨某的签字,还盖了“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的检验专用章。
今年1月,尹先生以委托公益律师,向博奥检验寄去了律师函,对方回应是代理商个人行为,己方并无责任。
《华夏时报》记者随即联系了代理尹先生案件的公益律师梁建坤。梁律师表示,以目前材料来看,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博奥检验直接出具的假报告,只能够认定出具假报告是代理商个人行为,博奥检验不知情,印章也是代理商自己私自刻的。
同时,梁律师也告诉记者,发生这种情况,可以向各地的食药局、卫健委,以及行业协会进行反馈。但是由于基因检测是一个比较新的行业,所以在监管、法律法规会上存在一些盲区,导致维权困难。
肿瘤用药基因检测报告造假并非孤例。此前也有公益人士向记者讲述过类似事件。某医院主任与检测公司合作,推荐一位患者去做基因检测。但该患者的检测样本因临时有事耽误了几天,还未寄出,却已经收到检测公司寄回的报告。该主任大为光火,中止了与上述检测公司的合作。
目前,很多基因检测公司都通过代理商进行产品推广。在“就要加盟网”上,可以看到博奥检验诚邀加盟、代理的信息,页面显示,投资金额在1-5万元不等,全国可加盟,适合自由创业人群。年5月以来,已有5人进行了代理的咨询。
在搜索引擎内输入“基因检测代理”字样,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代理信息,包括核子基因、金唯智、华生基因等中小基因检测公司。
令人担忧的是,这些代理商投入成本低、无需自建实验室、不直接对检测结果负责,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很容易夸大基因检测的效果,出现虚假宣传、报告造假、定价虚高现象。另一方面,中小基因检测公司也并没有对代理商进行严格审核、筛选以及后续的管理与监督。
一位基因检测行业的资深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肿瘤用药基因检测行业,头部公司的行为相对规范,对产品的宣传也很谨慎,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对公司的长远规划、行业的良性发展都很不利。出于账款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们也会对代理商有一个筛选,不会轻易合作,中小企业就不好说了。
而对于这些代理商造成的乱象,基因检测公司是否也应承担一部分监督、管理方面的过错,梁建坤律师称:“公司一般会承担管理不当的责任,但是现有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对代理商与公司之间的关系。”
梁律师表示,消费者做基因检测时,首先要选择具有专业实验室和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不要盲目轻信各种宣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患者可以去实地考察一下。医院存在合作关系,也医院提供采样相关材料、合作证明相关材料等。
公开资料显示,博奥检验是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博奥晶典”)旗下公司,而博奥晶典的大股东就是博奥生物。
据了解,博奥检验在业界有一定地位,体量也很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by/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