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发病年轻化,肿瘤早筛赛道却遭资本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文若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来自中国疾控中心发表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CDCWeekly)的一项研究指出,年至年二十年间,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与年相比,15~49岁年龄组的癌症发病率增加了36.72%。这意味着,癌症负担正转移到更年轻的人群身上。

多年来,医学界存在一种共识,即肿瘤归根结底是一种基因病,由于肿瘤细胞中累积了许多有害的基因改变,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随着癌症发病人数的持续攀升,肿瘤基因检测成为个体化精准诊疗的探索方向之一。

肿瘤基因检测,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与肿瘤相关的基因进行检测的一门技术。目前市场上,肿瘤基因检测的产品方向主要包括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肿瘤精准用药基因检测、肿瘤早期筛查基因检测、肿瘤预后预测、疗效评估等。

庞大的市场需求叠加政策的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近年入局肿瘤基因检测领域,如华大基因(.SZ)、艾德生物(.SZ)、泛生子(GTH.US)等,便相继推出不同技术路线的肿瘤基因检测项目,如传统的FISH(荧光原位杂交)、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等,以及可批量进行基因检测的二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

据咨询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国内肿瘤高通量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已由年的7亿元增至年的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1%,预计年和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亿元和亿元。

尽管发展前景广阔,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唾手可得。销售开支高企、难以盈利是行业共性,肿瘤基因检测企业如何实现商业化一直是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jc/101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