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夫谈肿瘤系列之中医对癌症的认识及治疗
中国古典医学没有“癌”的概念,有的只是病症,病症有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罢了。无非是疾病发展,积累,变化,的过程而已。试想任何一种基础疾病,如果你任由其深入发展,那最终的结果就是“癌变”。一阴一阳之为道,任何疾病的本源其实就是阴阳相争的结果。所以用阴阳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任何事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有这样一双“阴阳眼”你心中就不会有癌的概念的产生。一个中医大夫望,闻,问之后那一“切”其实就是切的阴阳。这一“切”其实可以断生死的。病人的脉有无胃气,再结合病人的症状,大夫就可以判断病人的疾病是处于哪个阶段。如果脉象和症状统统显示已经病入膏肓了,那么大夫就不给病人开药方了,这才是中医的“癌”。这个癌是充分的判别了病人的“阴阳”,病人的阳气如果用各种方法都无法战胜阴寒邪气,最终的结果就是“癌”。
明白了中医西医对于癌的简单的定义之后,癌是不是变的不那么可怕了。疾病来了,不管是什么原因。都是可以医好的。我们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坚信这一点,疾病就先败了头阵了。特别是癌症,很多例子都可以证明这点。有很多病人从拿到西医的诊断书开始,人先垮了,走着来的,抬着出去的,一直到死去都处于一种绝望的氛围笼罩之下,其人焉能不死?所以正如我开篇所言,要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孔子他老人家在多年前就教导我们任何事物要先正名。就好像我们看待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相对论”不是爱因斯坦发明的是他发现的。不管有没有爱因斯坦这个人,在宇宙大道之中,“相对论”从宇宙生成的那一秒开始就存在了!这样看来“癌”这个词是不成熟的西方思维体系的产物。西医用癌这个词来掩饰自己理论体系的不成熟,这种体系是直接建立在西方哲学体系之上的,也是必然的。在这里更加凸显了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完美。一阴一阳之为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就体现出来了!在中医看来癌症只是个病,如何找到产生这种疾病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能对症治疗,只有对症治疗才能有效如浮鼓,拔刺雪污的结果出现。既然癌症不可怕,那么我们怎么面对它?还是本人的宗旨要“治未病”。治未病的意义在治疗癌症上是有非常积极而且肯定的效果的。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是对付癌症的利剑!不是用西医的消炎,杀菌,激素,化疗,放疗来“自杀”。在这里用自杀要加引号的,是尊重西医的劳动。但是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在这种错误的治疗原则下,癌症被看作一种“异类”被杀过来杀过去。扶正尚且不及,还要“杀伐”。多少本来有生的希望的病人从被推入病房,手术室开始就已经被判了死刑。癌症病人的治疗要以扶正为主!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只有扶正助阳才是原则!中医治疗癌症是最有希望的!
西医是现代社会的医疗的主流,是不容被贬低的,我的言论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但是我不能不讲。这是我们中医的责任,我们的任务很重要的,要改变自五四运动始的,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的看法是任务艰巨的。是要被这个社会主流意识所批判的。但是面对这生命的伟大价值我是义无反顾的!而且历史往往证明,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
当我们面对癌症的来临,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我们当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癌症是绝症,是摧毁人类意志力的顽固疾病,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神和物质上的摧残,往往都是家财散尽人却人却无法挽回宝贵的生命。我们怎么面对它?
谈癌症我们的话题不妨扯得远一点,范围广一点。因为养生和做人在中国古典文化体系里面是不能分开来谈的。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管是谁走到这一步都不要怨天尤人。首先我跟我的很多病人都说过这样的话:“皇帝,人家有没有好药?人家有没有好医生?当然有有,可是我们看看历史上有几个长寿的皇帝?这恰恰说明了我们中医最常讲的,‘医得了病,医不了命’的意思。在不考虑医疗成本的情况下是什么杀了那尊贵的皇帝那?那就是不良的习惯和行为杀了他自己。”我们不用去分析皇帝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大家都有清醒的认识。人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情况下,贪婪成为了自杀的绳套。老子讲;“不知常,妄作凶”。讲的很深刻,当你连什么是常都不知道,怎么去趋吉避凶?做人和养生都一样。谈到这里我的很多病人的眼神中都带有一丝恐惧,他们不自觉都在拿自己和皇帝比较,这样也好。我们古典传统为什么那么讲究修身,修身是基础,修身之后才有可能齐家,然后治国,再去平天下。显然修身的不光是修为自己的道德情操吧?道德情操再好没有个好的身体也是很可惜的事情。孔子的身体就很好,当然他也是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身体很好就是本钱,身体好才有周游列国的资本,身体好才能在他晚年给我们留下那么多伟大著作。而最受孔子他老人家喜欢的学生颜回,那样的敏而好学,那样的道德品性完美。简直就是前途无量啊!但是早早的得病死了。让我们的孔圣人想起颜回来难过一次,想起来又难过一次。至于颜回得了什么病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那么年轻就死去估计也是“癌”吧?要不就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因为颜回老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显然这种乐于学习之中的态度是很优秀的,可是这种不好的生活习惯却是害了他的身体。显然这值得我们思考。
怎么养生,社会上现在有很多的相关书籍都在研究。我们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颐养天年的程度。这体现我们生活水准的提高,防病养生的迫切性也体现了出来。作为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在几千年前的医学书籍中都有精确的论述。我们做的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癌症”的过早的光临。可是癌症就是来了,我们也不可能回到童年从新来过了,只有积极的面对它。我们探讨过癌症产生的原因,我们知道了人体阳气的重要性。“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体阳气一处照顾不到一处便群阴蜂起产生疾病,我们只有助阳扶阳才是宗旨。但是癌症都是因为病根不除,缠绵不愈,日积月累造成的。知道了癌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我们有的放失,先找到产生这个病的病因。了解疾病病根产生有无心理因素的影响(七情致病因素在中医理论体系里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哪一经的主症(来了解是哪一经最先发病往往就很容易找到病根),患病的年月日的大体时间(疾病发病的时间相当重要,在中医问诊中,大夫如果不问发病时间,就注定不是个高手,在《素问》的第九篇"六节藏象论"里,有这样一段话:"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做中医的基本条件。这句话讲得非常严重。不可以为工是什么呢?就是不可以当医生。不知年之所加讲的就是疾病产生的时间所对应的五运六气。它是甚至是疾病发病外来主导因素)。了解了这一些。我们就是要首先解决病根。有的疾病的病根也许很简单,但是如果你找不到它,这个病就是30年50年他也好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病人吃了一辈子药都不解决问题,但是往往一副对症的药就可以接解除他几十年的烦恼。所以先解除病根就变的相当重要,而这又是体现中医大夫能力的主要方面,这个门槛其实很高很高,因为这里面的学问很深,绝对不是拍拍脑门碰运气的伪中医(我把所有抱着这种思路的中医都叫伪中医,连阴阳术数五运六气都懒得去懂还想做中医,胡扯,就是这些伪中医败坏了中医的名声。对病人不负责任都是伪中医,我不管他是博士硕士还是教授专家。我不怕得罪人)所能解决的。。中医大夫找病根绝不是现在这种先入为主的西医式的诊治思路。胃癌就用治胃的方子,肝癌就用治肝的方子查书找方子,这个不行再换一个。这种思路绝不会有好的疗效。中医大夫一定要学会抓主症抓病机“审查病机,知犯何逆,随症治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发病的根源,先解除病人的痛苦。
解决了病根我们要审视病人阴阳盛衰,争取内外兼顾,用补阳的药物辅助病人的阳气。达到扶正抑邪的目的。因为只要是癌症病人,都有疾病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的过程。“病来如山倒”就是体现了这个过程。那么“病去如抽丝”就给我们指了愈病的方法,我们不要有那种几副药解决问题的急躁心理,这个过程必定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就是要你慢慢的补,不可峻补。峻补往往是要被肌体拒绝的。癌症病人的后天脾胃肯定很差,脾的运化滋养其他脏器的机能肯定很差。话也可以发过来说;“就是因为脾的运化滋养其他脏器的机能很差,所以才得这么严重的病(关于后天脾胃对于身体的重要性,建议大家去看看《脾胃论》。金。李东垣。论述的很精彩)。其实这个过程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也许时间会很长,但是一点都不妨碍癌症病人“带病延年”的伟大目标。我们既解除了癌症病人的痛苦有使病人顽强的活下来就是目标。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就是说的这个过程。这个养包括养精和养神,养精是"用"的提高,养神是"体"的提高。这个体用关系的和谐就是中医治病的原则“调和阴阳”。也许有人要问,那不是要吃很多难吃的中药吗?吃中药又难吃炖起来又麻烦。中药其实有各种剂型,丸,散,膏,丹等等都不是问题,甚至要配合各种适合的武术气功锻炼。中医药的概念也不仅仅是那些药房里的饮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jc/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