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焦掉的地方吃了会得癌没那么简单

“食物上焦黑的地方不能吃!吃了会得癌!”许多家长都会在餐桌上这样教育孩子,网上很多文章也这么说。果真如此吗?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助理张宇副主任医师为我们揭秘真相。理论上致癌≠实际上致癌日本癌研有明病院副院长、消化器外科部长山口俊晴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曾有一段时期,日本国立癌中心所发行的《防癌十二条》里指出,“食物应该避免焦黑部分。”鱼、肉等食物中所含色氨酸焦黑后的产物,是色氨酸P1和色氨酸P2,确实被归类为“有可能致癌”的物质。将这类物质直接投喂给大鼠之后,的确能够诱发大鼠的肝癌。但是,如果换一种方式:将鱼粉烤焦之后搅拌到饲料中再喂给仓鼠的话,哪怕终其一生(仓鼠寿命为2年左右)地投喂,试验中没有发现仓鼠因此得癌。光说“致癌”不谈量,就是耍流氓张宇称,焦黑食物,理论上能够致癌,然而实际上非常难。原因有两个:1焦黑物并不会上瘾焦黑物和烟草、酒精都算“致癌物”,但是烟草和酒精能够使一些人上瘾,从而沉湎其中,日久天长不断接触,最终引发癌症。焦黑一般只是依附在食物中,占的比例也比较合理,要是整块肉都烤焦了,估计你根本无法下咽……2摄入的焦黑物达不到致癌的量仓鼠被投喂的食物中混有大剂量焦黑,最终未发生癌症。按照相应比例换算到人体,需要吃下1吨以上焦黑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偶尔吃了烤鱼烤肉上的焦黑食物,无须过多担心。人体有自我防御癌症的能力“接触致癌物”,不等于“癌症发生”。人体细胞通常具有一整套包括DNA损伤修复等在内的防御机制,不让癌症发生。只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保护机制会慢慢衰弱。一旦细胞DNA所受“损伤”累积超过一定界限,癌症就可能发生。每个人抵御癌症发生的那道界限也不同,并非“人人生而平等”:有些人的细胞修复能力较强,不容易受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人说我隔壁邻居二舅的朋友抽了五十年烟,经常喝酒,也没得癌啊。有些人没这么好命,比较弱,就容易受致癌物质与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不是所有的焦黑物都致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按照研究证据的强弱,对致癌物质做了不同分类。烧烤类属于“有可能致癌”,而不是“强烈的致癌作用”。而且,不是所有的焦黑物都可能致癌。如大米、蔬菜瓜果等,即便焦黑了,也并不会产生同类致癌物质。焦黑食物有其他“风险”虽然焦黑食物不会直接致癌,但其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其他不利“风险”。1当心油炸、高油、高糖、高温焦黑的东西常常是油炸、高脂高糖,或者非常烫口的。大量吃下去,可能会以焦黑以外的其他原理致癌,以及引发其他健康问题。2当心高盐很多烧烤食物往往都含有高盐分,这也是危害健康的风险因素。长期吃高盐分食物不仅容易导致高血压,而且会对食道及胃黏膜造成伤害。张宇总结称,烤焦的食物,并不属于“明确致癌”的致癌物分类。况且,煎炸烤的食物,难免会有那么一丁点焦黑,要完全避免不现实。只是,从口感上来说,烤焦的食物毕竟不太好吃,所以还是少吃为妙。

来源: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zd/76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