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癌症晚期患者来说,临终关怀是最后的尊严
这医院,成立十年以来送走了多个患者,最大的岁最小的只有3岁。医院没有抢救室没有设立科室,50名医生、58名护士、99张床位,唯一的任务就是评估患者的病情,在需要的时候体面而有尊严地送走患者。
71岁的癌症患者梁金兰在入院评估时,医生预计生存期只有20天。梁金兰的丈夫陶家林尽管因为重度脑梗和老年痴呆行动不便,也经常忘记许多事情,但却还是记得每天来临终关怀病房待上十几个小时,只为一日三餐都能和妻子一起吃饭。老两口的生活非常简单,12年来一直相互扶持着过来。
梁金兰在医院放射科的医生,但患上胸腺癌以后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了病以后什么都不管,完全变了一个人了。在患病的12年里,女儿为了缓解她的情绪,带着她去亚洲各国旅游,以前要好的朋友、同事也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她去各处游玩。
女儿的孝心为她定格了许多美好时光,梁金兰感到非常满足,因为在生病之后和临走之前都有人陪在她的身边。医院的第一天很凑巧是重阳节,医院也在热闹的过着节日,梁金兰脸上洋溢着开心和快乐,和老伴一起看着舞台上的节目。
在这个对老人来说特殊的日子,王学文也让护士推着病床赶来了。医院住院时间最长的病人,三个月一次的轮转,住院已经让她习惯了生死。临床的舒国辞世后老人表现得很平静,因为同样的事情每个月都要经历四五次。医院的每一名患者都被判处了死期,基本没有人活过三个月,因为从百岁老人到三岁孩子都患有癌症晚期,医院压根就没有抢救室,所有的医生护士要做的就是给患者临终关怀。
医院的梁金兰心里清楚,这应该是她和老伴这辈子最后一次过重阳节了。医院看望她时,梁金兰支开老伴,向女儿说出了自己的唯一的心愿。作为曾经放射科的医生,她比谁都清楚诊断结果意味着什么,所以他想在自己走之前能够给医院安顿好老伴。
女儿非常为难,不断和母亲商量着,屋外的老伴还不知道自己的妻子即将就要离他而去。这天是送父亲进养老院的日子,女儿陶文杰在院子里独自站了很久,她实在不知道该要如何向父亲开口。父亲只是怔怔地看着女儿,不知道为何一向孝顺的女儿要送他去养老院,也不知道这其实是妻子的决定。
对女儿的决定他不能反驳,只是有些心酸劳累。父亲在家里呆坐了很久,这天本来他是医院里看望老伴,女儿的决定让他想不明白。最终父亲还是听从女儿的决定,乘车来到养老院,而老伴梁金兰的身体已经越发虚弱。梁金兰很无奈,尽管曾经抗癌12年,尽管曾经是医生,现在却也无能为力。
生命只剩20天的老人决定把恩爱一生的丈夫送进养老院,很多人不能理解,但她已经不再解释,因为一开始还能坐在轮椅上的她,现在只能终日卧病在床。在诊断结果出来之后的第19天,梁金兰已经昏迷了六个小时。女儿照顾完住在养老院的父亲后,急匆匆赶来看望母亲。医生很遗憾地告诉女儿,陶文杰母亲的身体已经不行了。梁金兰了却了自己的心愿,被送进临终关怀室。
弥留之际老伴却还敢在路上,没有来得及和她告别,历经了大半辈子的生活,患上脑梗和老年痴呆,已经没有多少存在的意识。但丈夫还是听从小护士的话,为了阿婆幸福不能哭泣,强忍着泪水和妻子做最后的告别。在临终的最后几天梁金兰写了一封告别信,信上除了对世界的告别,就是对帮助过自己和老伴的人的真挚感谢。
他们告别这个世界时,最牵挂的就是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爱人。梁金兰对老伴的安排看似无情,却饱含着对家人无尽的深情。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就是家人,对于久病在身的老人来说更是如此,愿所有的遗憾都不再成为遗憾。
对此,你怎么看?
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END——
点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zl/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