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对癌症患者来讲可谓意义重大,如何平
“五年生存率”指的是某种肿瘤经过全面综合治疗后,五年及以上仍然存活的比例。癌症患者治疗后,大约有80%的复发或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只有约10%的复发或转移发生在手术后5年内。如果术后五年内没有出现复发或转移,再次复发的风险和几率就很低,可以认为是临床治愈。因此,五年生存率是评估肿瘤治疗效果的常用指标。
癌症之所以难以治愈,是因为它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晚期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较低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手术或治疗不成功,而是因为治疗前就已经存在残留或转移的癌细胞,在一段潜伏期后重新增殖,或通过淋巴、血管在身体其他部位形成新病灶。因此,即使医生告诉患者病灶部位的癌肿已经全部切除,手术也很成功,这也不能算是治愈,只能说病情得到了缓解和控制(稳定)。临床治愈意味着病人的各种临床症状在经过规范治疗后得到了控制或消失,生存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疾病本身并没有完全治愈,不过后续治疗也不需要过度进行。判断癌症是否临床治愈,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两点:第一,各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等)显示患者目前的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异常;第二,治疗后没有复发或转移的迹象,至少五年内没有再次发作,同时患者的整体健康状态也保持稳定。
那么,五年以上癌症幸存者是否存在共性呢?确实有。首先,这些幸存者都积极配合治疗。在癌症确诊后,积极配合治疗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一些人听到癌症诊断后可能会认为治疗没有必要,从而放弃治疗。然而,这种行为会导致疾病迅速恶化,癌细胞转移扩散,从而缩短患者的生存期。因此,要想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关键的是积极配合治疗。治疗与不治疗的生存时间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一个中期食管癌患者如果不治疗,半年左右就无法进食,而治疗可能会让患者生存数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同时,治疗效果会影响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如果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生存期就会相应延长。但如果通过多种治疗方法仍然导致病情恶化,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短时间内病情急剧恶化。
第二,为了避免癌症的复发,患者需要改变之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治疗虽然暂时控制了病情,但警惕不能放松。患者应注意不要熬夜、过度劳累,不要抽烟喝酒。此外,饮食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不良饮食习惯是许多癌症发生的原因,因此在治疗后,患者应该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营养不良也可能导致复发转移,因此患者应该保持正确的饮食观念,而不是追求所谓的抗癌食物。
第三,定期进行复诊也非常重要。医院进行复诊,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癌症的复发。定期复诊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通常建议术后第一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术后两年内每六个月复查一次,术后两年以上每年复查一至两次,术后超过五年可考虑每年复查一次。
第四,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十分重要。虽然患癌后心态较差,但如果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下,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相反,乐观面对疾病的患者更容易积极接受治疗,从而促进康复。
在“临床治愈”阶段,虽然病情已得到控制,但癌细胞仍可能存在并有复发的风险,因此不能完全称之为“完全治愈”。为避免复发转移,需定期进行复查,并可进行康复期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jbzl/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