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癌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
导读
尽管不做肿瘤很多年,打电话找我最多的事儿还是和肿瘤相关:我是不是得癌了?得了怎么办?能不能好?近年的趋势是,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得癌症的年纪越来越早。
1似乎越是“好人”越容易生癌
我学医的时候,主攻妇科肿瘤。毕业论文主要涉及卵巢癌肿瘤发生学中的信号传递系统,题目又长又冷:“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与c-myc基因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发表在一九九八年某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
在论文发表之前,我就下定决心改行。第一是因为卵巢癌的治愈率太低,作为一个热爱妇女的金牛座,近距离长期面对姐姐妹妹们大面积死亡,受不了。第二是因为做论文时我就断定,穷尽一生我也搞不明白这个信号传递系统。
即使是提出了很好的假设,也没时间证明,即使是证明了,也没时间搞出副作用可控的调控方案,彻底打败癌症。
生命太复杂,设计者太狡猾,生死纠缠,一塌糊涂。在做论文的间隙,我偶尔从实验室的窗户仰望夜空,我高度怀疑我们人类也是某个型号某个批次的机器人,代号2B。
尽管不做肿瘤很多年,打电话找我最多的事儿还是和肿瘤相关:我是不是得癌了?得了怎么办?能不能好?怎么算好?还能活多长?能不能找个好医生?能尽快安排手术吗?住院能否有个单间?近年的趋势是,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得癌症的年纪越来越早。
如果笼统排序,得癌症的第一相关因素是基因遗传,在基因上,众生从来没有平等过,有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得某种癌症。第二相关因素就是压力过大,大过自己身心能够消化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身病往往是心病。
以我个人有限的接触癌症的经历总结,似乎越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越是容易生癌。这些人往往脾气很好,性格内向,照顾周围,万事替别人考虑,总是在乎别人眼里的自己,总是担心一些可能发生的小概率负面事件。
2
你压力大么?
压力过大的原因很多。
首先,我们基因编码里就有足够多的压力感受器。很久以来,我们人类生下来就和其他禽兽一样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似乎无时无刻不在面对被吃、被肏、被落下的风险。
其次,有些人天生压力大,比如生来就是谁谁谁的儿子或者女儿,一出生脑袋上就顶着一座大山,比如生来就比常人敏感很多倍。我如今老到不惑之年,第二天面试几个小朋友都会在心里紧张一阵,想了又想,问点啥问题啊?另外,就是后天境遇。所谓一直“成功”的人反而更容易压力过大。
举我自己的例子说明。我小时候会考试,中学每次考试没让别人拿过第一。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完,老师都会召开家长会,都会当众公布学生成绩,从第一名开始一直念到最后一名。
后来,我老妈跟我说,她人生最大的满足,没有之一,就是每次听老师第一个念完我的名字和分数,起身,开教室门,驱动她魁梧的身躯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
我整个少年时代,考试前总是做噩梦,梦见坐在考场,钢笔写不出水、圆珠笔写不出水、铅笔没铅芯。
少年时代过去之后,遇上一些关键节点,还是老梦见考试,还是没笔可用。只有一次,继续多睡了一阵,梦见考了倒数第一。老师开始念成绩,我老妈一直呆到教室里空无一人才驱动她魁梧的身躯黯然离去。我在梦里乐出了声儿。
3
驱赶压力?十个普通但好用的窍门
对于基因,至今没什么特别合适的好办法。对于压力,倒是有些管理的小窍门。在我过去三十年驱赶噩梦和压力的战斗中,以下十个窍门尽管普通但是好用。
一、做好本职工作。于事我已经尽人力,接下来我只能听天命。
二、理解领导期望。很多时候,人不是被领导逼死的,人是被自己逼死的。不要每次都给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鸡蛋煎不圆,世界继续转。
三、漠视无关噪音。一些无关的人说些有的没的,不要往耳朵里去,更不要往心里去。遇到这些无关的人,认真问两个问题: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四、行程排满。进入办公室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时间按十五分钟间隔切割,会连会,事连事,人连人,不给自己焦虑的时间。
五、定时清空。总是会连会,会死人的。清空的有效方式包括:比如,周五铁定不见人、不安排会,自己关起门来做一些计划性的工作,想一些需要沉静下来才能想透的问题,写几页非常难写的文章。比如,睡前一小时之内不看手机,看纸书入睡。
六、转移注意力。用体力运动代替脑力运动,让大脑彻底休息,跑十公里、游两公里泳、谈一顿饭的恋爱、看半小时东瀛成人动作片。
七、做有治愈能力的事儿。和小孩儿说话,陪老妈骂其他兄弟姐妹,背诵诗歌,写耽美小说,和老朋友喝大酒,“事大如天醉亦休”。
八、知限。从心底认识到,一个人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你控制不了的永远大于你能控制的。无常是常,世界不会永远不出你所料。
九、悟空。不要等死后、病后才知万事空,在死前、病前,多去去墓地、医院ICU、古战场,多读读《资治通鉴》,特别是涉及改朝换代、勾心斗角、最后没一个有好果子吃的那些篇章。
十、排除生理疾患。在使用上述九种诀窍之前,彻查心脏机能,确保心脏能吃苦耐劳,自己感到的压力真的不是心肌缺血,然后再去应用上述九项调心大法。
如果觉得以上十条太麻烦,那就每天默念百遍压力管理的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本文作者:冯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曾担任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CEO。
推荐阅读
很多情况下,我们处在压力之中,却未必能够意识到。我们的意识能够承受的压力,也往往大于我们身体所能承受的。疾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形成。那么,这个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在下文中,李辛老师通过对人体防御的解读来说明这一点。
在瑞士针灸无国界主席雅克爷爷的著作《古典针灸入门》里,根据他的老师贾克马丁哈慈在其著作《玉龙针灸》中结合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学说和德国芮克伟医生的“同类毒学”,对人体的这一功能进行了六经防御层次的专业的现代解释。
1、人体的第一层防御系统:太阳经
太阳经(小肠经-膀胱经)的防御功能是排泄。机体的吸收、濡养、血液的能量供应以及有毒液体、尿、汗的正常排泄,都是由小肠和膀胱完成的。
这一阶段往往发生在体质很好的人体,比如说青少年,这个阶段的主要症状“发热,恶寒,寒战,咳嗽,身体痛”等等,都不是简单的病毒或细菌引起的,而是人体为了消除治病因素,恢复平衡的“反应”。
医生和病人需要考虑的重点是帮助排泄,通过发汗是最重要的一个方法。
2、人体的第二层防御系统:阳明经
阳明经(大肠经-胃经)的防御功能是反应。通过发热,肿痛,炎症,腹泻来完成必要的抗病、排泄功能。
这一阶段往往发生在体质较好的人体,因为这个阶段人体有足够的反应力,医生所要考虑的是控制反应度,免得太强烈了,损伤自身。
所以在必要时使用西医的方法,比如消炎,镇痛,抗感染,退热,偶尔一用,控制症状也未尝不可,但不能长期,大剂量,中医所谓“急则治标,中病即止”。
3、人体的第三层防御系统:少阳经
少阳经(三焦经-胆经)的防御功能是抗沉积。此功能可防止在机体内沉积各种形式的结石:唾液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囊肿或良性肿瘤。
这个阶段是人体正面防御的最后一个层次,继续失守,机体的能量水平就从正向转向负向。
这就是张仲景划分三阴和三阳的依据。太阳-阳明-少阳是人体积极防御的三个正面战略。
下面的太阴-少阴-厥阴是人体体质不良,能量下降,反应无力,病情层层深入的消极防御战略。
4、人体的第四层防御系统:太阴经
太阴经(肺经-脾经)的防御功能是防浸润。此功能可以防止毒素在器官和组织内积聚。毒素积聚可导致溃疡、偏头痛、哮喘、湿疹、风湿、肺结核或淋巴系统疾病等。
5、人体的第五层防御系统:少阴经
少阴经(心经-肾经)的防御功能是防退化,即避免各种器官退化,尤其是心肾器官退化。心肾器官退化通常表现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等。
6、人体的最后一层防御系统:厥阴经
厥阴经(心包经-肝经)的防御功能是抗肿瘤。此经脉阻止激增细胞的扩散,并以此构成维护机体的完整统一的最后防线。
作为中医,我们通常会告诉病人,只有当过敏、感染、炎症,高热非常严重,对机体很大的损害,导致生命体征出现危险成为主要矛盾时,可以使用西医西药暂时地、辅助性地的治疗,不可以盲目地把西医的治疗方式作为从头到尾的第一选择。
打喷嚏、咳嗽、发烧、炎症、感染,是人体的正常反应,这个观点,不仅是中医的观点,医院校在学习西医时的教材内容,医学百科全书里也有详细的相关介绍。
西医学也是把这些病理过程作为人体的反应,比如说发烧,专业的西医教材也指出这是人体的调整、修复反应,发烧不一定都和具体的细菌、病毒或感染有关,当人体内部功能失调时,或者精神心理失调,社会适应障碍,作为调整反应,可能表现为发烧。
按照严格的西医诊疗常规,在疾病的初期阶段,比如感冒,或者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没有明确的用药特征,随意使用抗生素和输液,常常会发生治疗不当或者过度治疗。更重要的是,这将导致体质的退化,人体天然的防御工程被一层层破坏,为之后的健康埋下重大隐患。
但是,请不要就此对任何一种治疗方法、任何一种药物产生偏见和给予绝对否定。只要在合适的时间,用在合适的对象上,它可以起到恰当的治疗作用,为健康带来好处。
这需要我们花点时间去学习、了解人体这个系统运作的规律,提高辨别力,帮助自己和家人在需要的时候选择合理的治疗手段,来保持长久的健康。当然,平时适当的饮食作息、自我调适,比病后治疗更为重要。西医方法,或是中医的“清热、解毒、攻下”,都可能降低人体的防御能力。
当这一层次能量不足,反应能力下降,人体看似痛苦的发热,肿痛,炎症就会消失,看起来症状好转,其实机体防御已经下滑至“少阳”阶段。
版权声明:上文分别转载自“冯唐”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