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病人提供更多治疗方案,原发性肝癌诊疗

中科公益抗白 http://www.sz-qlw.com/yygk/m/1111.html
12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医院)肝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张宗久,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肝外科主任周俭教授,第二军医大学医院沈锋教授出席发布会并作专业解读,复旦大学附属医院肝外科孙惠川教授主持发布会。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于年首次发布,并于6年后的年进行了第一次更新。时隔2年,《规范》自今年5月启动再次更新以来,共有70余名肝癌诊疗领域的专家积极参与,在卫健委领导的指导下,经过启动会、讨论会、定稿会,历经10个多月时间,最终得以发布,新《规范》的发布将为中国肝癌诊疗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发布会上,针对《规范》的再次更新,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与护理处处长李大川指出,我国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相较其他国家仍有差距,近2年来,肝癌诊疗的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在国内肝癌诊疗领域探索过程中,更多创新药物也将在肿瘤药物的准入和上市审批加快的大环境下进入肝癌治疗领域,《规范》的及时更新将向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统一的诊疗规范,让更新的诊疗方案尽快在中国得到应用,使肿瘤创新药物的应用得到规范化的指导,更好地为肝癌患者提供更优质规范的诊疗服务。

作为《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表示,肝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近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诊断的方法、手段越来越精准,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越来越高。

诊断方法已从常规辅助诊断,发展到了基因诊断。在治疗方面,不仅外科治疗的手段在不断提升,包括精准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在内的多种治疗理念也逐渐成熟。同时,不同种类药物的联合治疗,以及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这些新药物和新治疗理念的纳入将让病人拥有更多治疗选择,提升更多治疗可能性。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的制定与颁布旨在进一步响应国家号召,并将在未来对规范肝癌诊疗的临床行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优化医疗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肝癌诊疗现状:5年生存率偏低,规范化诊疗需加速步伐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导致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我国是肝癌大国,有近全球一半的肝癌病例,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我国肝癌人群中多数存在明确的HBV感染背景。

恶性肿瘤规范化诊治一直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诊治一直受到各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7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