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癌症晚期医院就医,小区索要待死证明,
今天,一则“医院就医,小区索要待死证明”的新闻冲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人们对小区工作人员进行了强烈的谴责。
据网友传言,该老人患有癌症晚期,医院接受治疗,家属与各方协调好,准许救护车把医院进行救治,却遭到小区工作人员的阻拦。
一名工作人员让老人出示“待死”证明,还对家属说:“你不死也得死”。视频并不完整,但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拍摄者的愤怒。
很多网友看了这则新闻后,在觉得气愤的同时也感到匪夷所思,开“待死证明”这种话是怎么出口的?
疫情防控不就是为了保护住户的生命安全吗?西安孕妇的事,还不足以让某些人警醒?不让病危老人就医,人为制造威胁,这不是本末倒置?
但很快,网上就有了不同的说法:患病老人并不是该小区的住户,是老人的家属为了去照顾老人,与工作人员产生了冲突。
3月19日下午,当地社区也发布声明,对此事做出了回应,称并不存在老人身患癌症晚期一事,初步诊断结果为肝囊肿,且病情十分良好。
部分实情与最开始的说法并不一直,但也谈不上反转,主要问题在于工作人员态度恶劣,要求老人出示“待死证明”这件事上。
不过,这件也验证了舆情事件,第一时间爆出的,引发广泛讨论的关键点,并不一定准确的规律。往往某一情节越离谱、令人气愤、令人不可接受,就越可能偏离事实。
于欢辱母案如此,张扣扣杀人案如此,欧某中杀人案也是这样。最初让大家无比愤怒的关键元素,事后都被证实并不完全真实客观。
第一,“癌症晚期”并不真实,魏某父亲初步诊断为肝囊肿。魏某是想离开小区陪同父亲转院检查。也并不是阻碍上门救助。魏某父亲极有可能并不在该小区内。
第二,值班人员不是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是当地居民。值班人员的身份引发网友愤怒,他自己难辞其咎。“我可是小区工作人员”,他本来就是想拿自己的身份压人,这格外引人反感。
在舆情事件中,表现的越强势的可能越被动。也就是说,最初令人难以接受的两个关键点都不完全属实。
第三,无论怎么样,都应该保障群众就医,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无论是谁的命,都是一条命。
不要过度使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多点换位思考,少点自以为是。工作能力欠缺。遇到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如果不知道如何处理,可以汇报上级,而不是机械蛮横,更不能出言伤人。
最终,该事件以工作人员向居民道歉告一段落。说到底还是沟通不畅引发的内部矛盾,疫情防控离不开大家的理解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人员非常辛苦。
我们应该尊重、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同时,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也应该注意一下工作方式方法。多点相互理解,多点支持配合。相信我们会很快迎来解封的那一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