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查出癌症,医生却说不用治,背后缘
尼克尔先生是笔者在美国访学时的房东,对笔者关照有加,因此笔者也与尼克尔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忽接到其夫人来电,尼克尔先生上周因新冠肺炎并发症逝于伊利诺伊自宅中,享年七十有八。
??????
尼克尔先生在年查出患上了前列腺肿瘤,医生采取了“主动观察等待(watchandwait)”的策略,仅对他的前列腺肿瘤进行病程检测。直到他上周因为新冠肺炎并发症去世,他总共带瘤生存八年,未接受过任何根治性干预措施,癌症没有杀死他,倒是美国政府抗疫不力害死了他,因此笔者有感而发,深夜不眠特撰此文,从一个肿瘤医生的角度为读者们转述尼克尔先生的抗癌回忆,并聊作纪念。
“那是年9月一个平常的下午,我打扫完汽车座椅,正准备把车子移进车库。突然G医生打来了电话,电话里他告知我说,我的PSA检查指标不太理想,并嘱咐我去他那里接受进一步的相关检查。”
后续前列腺穿刺活检做下来,病理分型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临床分期T1,结合PSA指标与睾酮指标,危险分级被定为低危。考虑到尼克尔确诊时已经70周岁,因此其主管医生与其商量后续的治疗方案,权衡利弊后,他们选择不采取任何根治性干预措施,而仅进行密切病程检测。其原因有三:
第一,危险分级中、低危或是医生判断下来认为预后良好的前列腺癌,一般被称作是“惰性癌”,意思是肿瘤生长癌症进展比较缓慢,侵袭、转移周边组织器官的概率较小,有些惰性癌甚至十年、数十年都不会出现严重症状。部分中、低危的前列腺癌也是这样,临床上很多老年男性在去世后尸检的时候才发现了前列腺肿瘤,说明惰性的前列腺癌并没有对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造成不良影响,带着瘤这样活,不带着瘤还是这样活,那么对于此种“懒癌”,追求根治、杀灭其实意义不大。
第二,”watchandwait”的方式并不是说完全放任不管,而是对肿瘤的进展态势进行密切的动态监测,以期在发现癌症出现进展时能及时采取以根治为目的的干预措施。“惰性癌”不是说一定不会进展,有小部分患者的惰性癌还是有可能会进展为侵袭性较强的类型,那这种情况下,高频随访发现了有进展苗头,那就及时进行治疗;而对于大部分的惰性癌患者来说,没有苗头就继续密切观察着,这样可推迟甚至是避免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减少不必要治疗的风险。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研究发现,每3人切除前列腺与每7人接受放疗,就会出现1人阳痿;每5人切除前列腺就会出现1人尿失禁。明明有些患者本不用遭这些罪,如果搞“一刀切”,发现了就手术,发现了就放化疗,生活质量大打折扣不说,甚至还有可能影响预后!
第三,尼克尔先生确诊时已经70周岁,而惰性前列腺癌的生存期是很长的,不太会危及他的生命。研究发现惰性前列腺癌的十年生存率为97%,也就是说个患者里面只有3个人十年内会死于惰性前列腺癌。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也才77.8岁,说的难听点尼克尔先生花大价钱去主动根治干预,对他的预期寿命基本上没有帮助,最后尼克尔先生也确实并不是死于前列腺癌。
对于尼克尔先生主管医师的诊疗意见,即上文他回忆中提及的“G医生”,笔者不能够赞同更多。
于是他遵循G医生的医嘱,每三个月进行一次PSA监测与直肠指检,每年进行一次前列腺活检。在笔者辞美归国后,尼克尔先生时不时向我讨取中医抗癌养生之道,我也想了办法让他吃点中药:中药饮片寄不到美国去,我就让他去herbshop里(美国人管这叫草药商店,里面有出售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尽量买一些吃。
8年的时间里,尼克尔先生的肿瘤没有发现太大的进展与周围组织转移,也没有出现不良症状,生活质量并没有太大影响,最后却因为美国政府施政无能而染疫逝去!
斯人已逝,作为肿瘤医师,我的心情是愤慨的,悉心诊治的患者本来生活的不错,却因为政客的愚蠢而丧命;作为老友,我又感到一丝欣慰,毕竟尼克尔先生最后八年的时间里,并没有什么痛苦,走的安详。特此分享尼克尔先生的故事给读者,聊以纪念蹉跎往复。
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看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makingchance.com/lcbx/7228.html